沒有分享與愛的社會遇到災難只是不斷的比次加速滅亡,不要把loving heart 變fight heart,把人類的最後機會也滅絕,朋友說今年先乾旱後大雪再來超大洪水
古代的氣候現象
「泥餅」與觀音土
「泥餅」與觀音土
糧荒無解 太子港窮人啃「泥餅」
2008-07-31 中國時報 【郭篤為/巴拿馬卅日電】
美洲最貧困的海地,多年來只靠外援,現正面臨國際糧價飆漲最艱困的時刻。
政局持續動盪和國際援助相繼縮水,正把民眾推向大規模飢荒的邊緣,今年四
月飢荒引發的暴動,推翻當政的總理,但卻對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從而在首
都太子港出現聳人聽聞的「泥餅現象」。
「泥餅」與觀音土 「泥餅」與觀音土
孕婦嚼食補充鈣質
太子港最窮困的太陽城地區,是包括聯合國維安部隊都敬謝不敏的貧民窟。寧
可放棄種植傳統玉米卻等著國際援助的貧民,在等不到麵粉時,貧困孕婦嚼食
用來補充鈣質的泥餅成為暫時充飢的唯一選擇。
泥餅的滋味,雖然加上鹽與乳馬琳,民眾仍然謔稱為彷彿「吞漂白劑」,當然
比不上玉米餅或麵包,市場裡也不缺需要烹煮的大蕉,但這些遠比泥餅來得昂
貴,大家的腰包都掏不出錢,還是只有「望蕉興嘆」。
所以不管旱災多難多餓>"<朋友, 請你不要吃觀音土.
甚麼是觀音土? 這不是因我個人的奇怪喜好而產生的假造字眼.
機緣巧合, 我聽聞過一些民間傳奇. 據說,
在南中國, 戰亂時, 饑荒時.
若果搜尋一下野地, 掘開他, 在深處可能會發現一些白色的泥土.
拿一些放到火上蒸一蒸, 質感味道略像麵團.
對於受到饑餓折磨的人, 吃下, 就可以抵肚餓.
不過這東西, 吃下去, 一點營養也沒有. 而且並不能被消化.
他不會化為血肉, 更不能排出體外.
漸漸的吃了觀音土的人, 會依然餓死;
但是即使有一天局勢逆轉, 有真正的食物可吃,
這人還是逃不過死, 因為這觀音土不能消化,
一直留在肚中會讓人墜死.
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興衰
一群穿梭於水泥叢林的現代人,用精密的儀器,分析一塊78000歲的“石頭”,以此追逐季風的強弱,並揭開一個1000多年前的謎底——中國最輝煌的大唐盛世因干旱而滅亡。
這不是最新檔的好萊塢魔幻大片,而是德國波茲坦地學研究中心豪格和他的科研小組於去年1月4日在《自然》雜志刊登的論文。
這當然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它取自廣東省湛江市西南部的湖光岩瑪珥湖。在這個14萬年前火山爆發形成的湖泊中,沉積著60米厚的火山泥,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氣候環境信息,是寶貴的“天然年鑒”和“自然檔案”。
豪格小組相信,通過岩芯樣品的磁屬性和鈦物質,可以揭示東亞古代冬季季風強度。而這,直接影響了一個朝代的興衰。
他們認為,公元751年唐朝軍隊與阿拉伯大軍激戰於中亞重鎮怛邏斯,唐軍大敗,此后唐朝開始衰落,這恰好處於季風異常的少雨干旱期。長期干旱和夏季少雨導致谷物連年歉收,激起農民起義,並最終導致唐朝在907年滅亡。
通過同樣的方法,豪格小組還發現了另一個驚人的秘密:同樣的氣候變化也曾在中美洲出現,公元9世紀左右,加勒比海地區出現了持續100多年的干旱,著名的瑪雅文明也因此消亡。
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一時間播發了豪格小組的文章,頓時引起眾多國內外媒體的關注。網絡上質疑聲一片:德國科學家都在研究唐朝,為什麼卻聽不到中國科學家的聲音?
一場科學結論的拉鋸戰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古氣候學家、64歲的張德二用電腦演示著各種洪水、干旱、降塵模型,並將分析同故宮保存的記錄相比較。她案頭有各種樹的年輪圖,分析著500年來的降水模式。
她追蹤著歷史上一次次蝗虫災害,正著手出版一本關於中國蝗災史的新書。
這些工作都因BBC傳來的消息戛然中斷。張德二無法集中精神工作,她滿腦子都是問號:旱災造成唐朝滅亡?這結論似乎與她多年的研究不符。
西南師范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藍勇教授一口氣讀完了豪格的文章,盡管他對鑒定“石頭”,測算鈦值這樣的“技術活兒”不太在行,可他覺得這篇文章很“親切”。
早在2001年,他就發表了名為《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興衰》的文章,他認為,導致唐朝走向衰亡的“安史之亂”和唐中末期突然劇變的氣候因素密切相關。他的這篇文章比豪格小組的報告提早了6年。
“作為中國氣候學家,這個時候不出來說話,怎麼也說不過去。”張德二的丈夫、中國知名極地氣象學家陸龍驊教授告訴記者。
一個多月后,張德二和陸龍驊共同署名,向《自然》投稿,反駁德國科學家的觀點。10個月后,《自然》發表了他們的《質疑冬季風和夏季風強度變化的“反相關”說》。
史料”、“石頭”哪個在說謊?
“針對過去兩千年的36750份中國歷史氣候記錄表明,中國在公元700~900年間經歷了兩段濕潤的氣候期,其中夾雜了一個短暫的干旱期。”張德二在給《自然》的文章中寫道,“唐朝滅亡前的最后30年正是處於多雨時段而不是干旱時段。”
相比冰冷的儀器下得出的數據,張德二認為,“不說謊”的是前人留下的歷史記載。她相信中國歷史氣候記錄經過勘定,其年代是無誤的,有的時間甚至可以精確到月、日。
豪格小組分析認為,公元700年以后由於冬季風加強、夏季少雨造成了嚴重旱災,但是,這些推論與中國的歷史氣候記錄不相符合。
另外,“據1470年~1979年500余年的氣候分析,寒冬往往對應於夏季多雨,並不是干旱。目前也沒有研究表明唐朝時期是和這一規律完全相反的”。她認為,唐朝總體上並非趨向干旱。
張德二對豪格小組“冬季風強導致夏季干旱”的推論依據和“冬季風與夏季風強度反相關”的結論提出質疑。
根據中國古文獻記錄,她發現,在公元700~900年間,據異常的寒冷、冰凍和大雪記錄來確認的22例寒冬年份中,隻有2例對應於夏季少雨,這表明90%的嚴寒冬季(強冬季風年)對應於多雨的夏季。這意味著寒冬-濕夏的對應關系才是唐朝后半期的氣候特點。顯然,基於這種設想而得出的唐朝后期夏季干旱的推斷也就不能成立。
豪格小組是個強大的科學對手,他們對“不會說話,沉睡了數萬年的石頭”的時間分辨近乎精確到“年”。他們可以從每年鈦的含量變化推斷出當年的季風強度變化。鈦值高,代表冬季風強、冬季寒冷﹔鈦值低,冬季風弱、冬季不寒冷。
將鈦值時間序列曲線和年代准確的中國歷史氣候記錄對比時,張德二發現二者明顯錯位。降低時間分辨率,改為20年、30年、40年的時間段,二者仍然矛盾。
因此,張德二對湖光岩鈦序列定年是否准確,能否代表季風變化表示質疑。
相比史料,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劉嘉麒院士更相信大自然留下的痕跡。劉嘉麒是豪格小組的成員之一,也是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劉嘉麒表示,湖泊沉積物是自然記錄的很好載體,而且與文字記錄相比,自然記錄具有空間分布廣泛和時間連續的特點,不會因人為和設備因素而改變。他們的工作首先是尋找記錄氣候變化的載體(如沉積物),進而從其中解讀其環境的信息。
史料”和“石頭”,到底該聽誰的好
也有人既不質疑石頭,也不懷疑史料,而是質疑研究的空間尺度。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滿志敏教授表示,“大旱加速唐朝滅亡”的說法很有趣,但是以廣東雷州半島的岩芯為研究標本,其研究數據隻能反映華南地區的氣候狀況,可能僅僅代表南方地區曾經發生過旱災,而不足以代表整個中國。而且,歷史上並沒有關於南方地區災民外遷的記錄。唐朝后期的移民潮,受戰亂影響,都是從北到南的。如果發生過特大旱災,應該會造成農牧過渡帶的南移,也就是農民因為旱災而被迫變耕為牧、讓耕地變成草原的現象。但是,兩千多年來,中國的農牧過渡帶並沒有出現過顯著的變化。
一個半月和20年
張德二連跑了好幾天國家圖書館,細查我國唐代歷史上的重大戰爭,想找到豪格文章中的Tanros(怛邏斯)之戰的記錄,均無所獲,最后終於從一本書裡找到——“而且僅僅是一個句子”。
她發現,這場不為中國人知曉的邊境戰事之所以被歐洲人知曉,僅僅是兩萬唐朝軍民成了俘虜,
其中包括大批工匠,他們將多種制作技術,尤其是造紙術傳播到了西方。
像這樣為一個地名泡圖書館,對張德二是常事兒。她僅僅用一個半月就寫好了給《自然》的論文,可她文章裡引用的圖表、數據,卻花費了她20年的心血。
張德二主編的《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被認為是研究中國自然災害史的“聖經”,是一本“幾代人都用得上的書”。
四大本、880萬字、重達19斤的“總集”,光編“查閱目錄”就花了一年,她和近20個同事走訪37座城市的75座圖書館、檔案館,查錄古籍8228種。一部《宋史》就有30多本﹔一部《湖北通史》有四百多卷。借閱時,圖書館隻能用車將其推出。
“張德二一直從事著常人看來非常乏味無聊的工作,她在中國科學界向來以嚴謹求實著稱,她一直都勇於指出其他科學家所犯的學術錯誤。”中國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同事董文杰說。
張德二的論文經過10個月,兩輪,6個評審的嚴格把關,一路通過。《自然》給她回復說:“這篇論文中間的科學依據,是可以相信的。”張德二對記者把“可以相信”四個字咬得重重的,她說:“這四個字就是對一個科學家的最高評價。”
一道無解的命題
10個月后,藍勇教授又一口氣讀完了《自然》上張德二反駁德國科學家觀點的文章。他不認為自己應該站在任何一邊。
他說,唐朝氣候冷暖之爭由來已久,竺可楨先生是暖派,主張唐是一個溫暖濕潤的時代,但有學者否定了唐代溫暖說,滿志敏便是一個代表。近來也有專家提出唐代氣候屬於混沌狀態,氣候不穩定。幾派學者選擇的材料各不相同,但又都合理。所以,他上課時常給學生說“舉例子是種最危險的辦法”。
目前學術上主流的認識是:唐朝興衰與氣候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唐朝統治的300年中,大雪奇寒和下霜下雪的年數都比較少,冬天無雪的年數竟達19次之多,居中國歷史上各朝代之冠,屬於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溫暖期。“木棉花開錦江西”,說明唐代成都有喜溫暖的木棉生存。隨著氣候變得溫暖,加上一些人為的因素,唐朝傳統的農牧業界線北移,這使唐朝的邊防有了當地的給養支持,軍事防御更穩固,北方游牧民族也不敢輕易南下。
唐代后期,氣候開始由溫暖轉而冷濕,寒冬和雨災相繼到來,有時春秋兩季也出現了霜雪凍壞庄稼的現象。《資治通鑒》記載“淫雨”一下長達六十余日。冷濕的氣候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很大,為了生存,他們隻有向南推進,形成對中原農業民族的威脅。安史之亂后,盛唐不再。
張德二認為,氣候因素與人類文明進程有著重要的關聯。比如明朝時的氣候條件不好,氣象災害頻繁發生,社會不安定,這是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氣候因素不一定總是文明興衰的決定因素。同樣的,清朝康熙年間的氣候條件也不好,但依然出現繁華盛世。
有專家指出,古氣候分析表明,冷期戰爭率顯著高於暖期,70%~80%的戰爭高峰期、大多數的朝代變遷和全國范圍動亂都發生在氣候的冷期。中國歷史的朝代更替,以及大亂和大治的交替,氣候的波動變化是決定性因素之一。
“研究氣候,隻能看長時段、大趨勢,沒有人能做出局部的、短期的精准判斷,所以豪格、張德二的觀點之爭,其實是無解的。”藍勇說。
張德二和劉嘉麒院士是很熟的朋友,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觀點上的分歧。劉嘉麒認為,史料氣候研究和層積物岩芯研究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有其局限性。史料記載具有不連續性,層積物岩芯研究則對空間、材質有極高的要求。
“不管怎麼說,科學上有爭論總是好事!”劉嘉麒院士笑著說
http://big5.ce.cn/gate/big5/cathay.ce.cn/history/200803/04/t20080304_14718755.shtml
萬曆十五年:大災之年 揭開明朝滅亡真相
我寫《萬曆皇帝》,能找到的書都讀了。
萬曆在位四十八年,從1572年9歲登基到1620年57歲死去,這四十八年是明朝最昏庸、最黑暗的年代。
許多史學家溯本探源,查究明朝滅亡的諸多原因,很少有把萬曆十五年的災異作為根本原因來說明的。
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提到了這場變故,但他並不在意這一點。他說“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縱是氣候有點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間時疫流行,旱情延及山東,南直隸卻又因降雨過多而患水,入秋之後陜西又有地震,但這種小災小患,以我國幅員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釀成大災,也就無關宏旨。”(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史載:“是年大災,京師先旱,大疫,地震;後暴雨,房屋坍倒,死者無算。山西代州、太原等多處同日地震;以後蒲州、安邑、解州又同日地震。河南開封、陜州等地,入秋淫雨,黃河泛漲,決堤。江南水,江北蝗,山西、陜西、河南、山東旱。民不聊生。”(《中國歷史大事年表)、《明史》等)。
面對災異,萬曆一開始還是挺有信心的。北京大旱,他去求雨,祭神時走了好幾裏路,滿頭大汗,真很虔誠。這時候萬曆有信心,庫房裏也有不少銀子,張居正實行新政,用“考成法”考察各地官員,能摟上銀子的官員自然多了,到萬曆十五年,歲入太倉的銀子就已達到400多萬兩,就是撥出去點銀子救災,也還能弄得起。
可緊接著就出現大災異了。北京產生了瘟疫,死人多了。瘟疫是傳染的,如今天我們談起“非典”、“禽流感”,還是不由得談“瘟”色變,當時瘟疫傳染京城,造成的影響,絕不是能以死幾個人來計算的。瘟疫發生後又產生地震,地震後以有大暴雨,房屋塌倒,死者無算。這對於萬曆朝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每年各地有地震、有海嘯,但都不在北京,對朝廷的打擊沒這麼大。
北京這個樣子了,外地還有兵變,災異,蘄州梅堂起義越來聲勢越大,梅堂死後,劉汝國自稱順天安民王,聚眾數萬,在太湖、宿松、黃州等地攻城奪縣,頗有聲勢。北方努爾哈赤剛破了鄂勒渾,明朝只能與努爾哈赤談判,甚至把逃來投靠的鄂勒渾總落首領尼堪外蘭還給努爾哈赤,與努爾哈赤雙方決定互開貿易。
又正在這時,山西代州、太原等處同一天地震,以後蒲州、安邑、解州又在同一天地震,河南開封、陜州等地一直下著秋雨,黃河也決了口,這個時候江南水災、江北蝗災,山西、陜西、河南、山東旱情十分嚴重,萬曆想用戶部庫房的銀子來解決天下災異,是絕無可能了。他那一點兒庫銀,面對天下災難,簡直是杯水車薪。....
http://www.wretch.cc/blog/cowperc/18650605
因為明末天災連年,使得農作物不能收成,饑民紛紛起來為亂,結而成為流寇。天啟六年,陝北災害最為嚴重,於是在此年八月陝西流賊起。崇禎元年,陝西饑,延、鞏民相聚為盜,陝北延安府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備陳大飢荒】是一份敘述這次饑荒情形的奏摺,其中一段描述可看出當時百姓生活的悲慘生活。「臣鄉延安府,自去歲(崇禎元年)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採山間篷草而食,其味苦澀,以延不死。至十月,篷草盡,則爭剝樹皮以充飢以求援死。迨年終,樹皮又盡矣,則掘山中石塊以果腹。石性冷而味腥,少食則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於是災民紛紛起兵,向官員搶奪食物,在崇禎元年一年中,王大樑起義於漢南,高迎祥起於安塞,王左捱起於宜川,民變大規模展開,暴亂集團一時並起,從陝西到河南,從武昌到成都,到處滋事。「崇禎元年陝西欠餉一百三十八萬兩,乃有逃兵。」「崇禎二年議裁驛站冗卒」,所以被裁失業的驛卒與逃兵才與流寇合流。李字成就是在這次裁減中失業,再加上受官方欺壓,於是投奔高迎祥。崇禎二年,明朝雖在此擊敗西賊,但是流賊卻流竄到山西,遍及山西、陝西、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山西饑,陝西饑。明思宗崇禎三年七月,「白井大雨,水溢壞官民廬舍,漂沒人口千餘,填埋井」。崇禎四年,夏天大雨連旬,山崩地潰,禾稻淹沒,穀價騰貴,民多饑死。「榆林連旱四年,延安饑民眾甚,西安大旱。」「延慶地恆數千里,土瘠民窮,連歲旱荒,盜賊擁起。」陝西地區大旱、流賊湧起,並且於此年冬「延安慶陽大雪,民饑,盜賊亦熾。」(徐勝一,1994年)於是,陝西人民無法生存,只好加入流賊行列。
崇禎五年,雖然明軍曾數次於各地擊敗流賊,但是「揚、淮府饑,流浮載迫」,「壬申夏,五月霪雨,東西南三門水深四尺」,大雨雹麥無粒收,「杭嘉湖府,在八月至十月,七旬不雨」。崇禎六年,「淮、揚 饑,有夫妻雉經於樹及投河者」,「潛江、襄陽穀城,饑人食榆皮石面」,「京師旱、江西旱、陝西大饑、江西大饑。」(徐勝一,1994年)於是,陝西民變進入山西、河南,延綏巡府雖於永寧關大敗變民,然山西、陝西大饑,民變亦眾,流賊所到之處,饑民爭附之。崇禎七年,華北無可食之糧,可掠之地,於是流賊往南到較為富庶的湖廣一帶。流寇組成五路大軍,明末農民起義在這時出現高潮,由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率領東進的一路,以明朝的中都鳳陽為主攻方向,短短十天就突破明軍防線,打下鳳陽。崇禎八年,流寇流竄各地,除蝗害之外,各地未傳災情,流賊已脫離生計問題,成為搶劫的盜匪。
崇禎九年,高迎祥被俘,李字成被推為闖王,成為起義軍的領袖。但是,二月天災又開始,南昌及各府大饑,米穀騰貴,鄉城爭相搶奪。山西又鬧饑荒,人相食,寧夏也鬧饑荒,兵變,並殺巡撫。崇禎十年,浙江鬧饑荒,父子、夫妻、兄弟相食;南京、北京、江西大旱,因此,流寇又鬧浙江、河南等地,且聲勢日漸壯大。崇禎十一年,兩京旱、山東旱、山西旱、陝西旱,有了旱災接著蝗害也緊接而來,流賊自陝西犯襄陽。崇禎十二年,山東、河南、山西、浙江皆發生旱災,而導致饑荒,明朝東半部精華區全部陷入一片災難中,並於十二月再度侵犯西部富庶的四川盆地,明軍雖於河南闖迫李自成,但是饑民從者數萬,器是有振興起來。崇禎十三年,到處旱蝗災,百姓大饑,張獻忠犯四川,饑民附之,賊勢實力大增。崇禎十四年,「浙江大旱,飛蝗蔽天,食草根幾盡,人饑且疫」。「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旱蝗,山東寇起。」張獻忠軍潰,李字呈取得優勢地位,崇禎十五年,「靈州鎮原莊浪等處,田鼠食禾幾盡。」「保安廣平諸縣怪風,麥禾俱傷。」(徐勝一,1994年)流賊縱橫河南、湖廣一帶。崇禎十六年,流賊大潰明軍於潼關,並攻陷西安。崇禎十七年,李字成於西安稱帝,同年,北京迎流寇入城,思宗死,明朝被李自成所推翻。
明朝自萬曆末年到天啟、崇禎二朝,中國北方幾乎年年都有天災,且旱澇相繼,飛蝗遍野,老百姓生計困難,難以為生,草、樹皮甚至連草根、石頭都殆盡,更有六親不認,人相食的情形,導致後來流民聚集叛亂,而形成勢力龐大的流寇到處為患。所以,由此可看出一個國家要維持其壽命,必須能讓人民無生計方面問題,且不可小看小小百姓的力量,當團結聚集起來時,可是會使一個強盛的國家在一夕之間由盛而轉亡。
- 留言者: ffywarp2079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3-08 14:42:25
http://www.ufo.org.tw/news/2009/030609-1.htm
UFO又被拍到了=_=難道不能直接傳送人嗎=_=
- 留言者: ffywarp2079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3-08 15:12:58
http://blog.chinatimes.com/Taipeijk/archive/2009/0
3/08/382746.html
中國陰間外匯
太空船上可不可以用無線網路
- 留言者: ffywarp2079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3-08 17:08:20
http://www.ovni007.com/id198.html
這個好像不是英文
留言列表